高考背后的奋斗故事:一个优秀女孩的成才之路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4-11】
在每年高考放榜的时刻,总有一些佼佼者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2024年的高考中,大连育明高中毕业生王敬舒同学以683分的优异成绩,成为众多考生中引人注目的"牛人"。这不仅是一个高分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成长、坚持与热爱的励志篇章。
一、积蓄力量的高中三年
在王敬舒的成长过程中,高中阶段是特别重要的一段时期。这是一位1.77米的大个子女生,虽身材高挑,但总是默默坐在班级的最后一排。在育明这个高手如云的环境里,她并没有因为身高出众而显山露水,却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不凡。
高中三年,王敬舒的课业成绩始终保持在年级前列。语文130分、数学139分、英语141分,理综273分,总分683分的好成绩背后,是她三年如一日的坚持。"高二开始,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6点起床,花一个小时预习当天的课程。"王敬舒回忆道,"高三的时候,虽然学习任务很重,但我依然保持了这个习惯。
"
在学习方法上,王敬舒有一套自己的独特体系。她特别注重知识的系统梳理,"每学完一个章节,我都会做一个思维导图,把知识点连贯起来。这样不仅方便复习,还能更好地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在理综学习中,她摸索出"专题突破"的方法,"先把大块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专题,逐个击破,再进行综合训练。"
二、突破瓶颈的心理成长
高考竞争激烈,每个学生都会经历压力的考验。在多次模拟考试中,王敬舒也曾遇到心理上的瓶颈期。"每次模拟考试都因为紧张导致时间分配不合理,特别是语文考试,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她这样描述当时的困境。
但正是这些经历,让王敬舒学会了调整心态。"高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我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考试时,我会告诉自己,这只是一次练习,要放松心态。"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她终于找到了状态,不仅按时完成了所有试题,还留出了时间检查。
这种心理素质的提升,与班主任慕德兰的政治课有着密切的关系。慕老师在政治课上常常教导学生们要"胜不骄,败不馁"。"她教会我们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遇到挫折时要善于总结经验。"王敬舒说,"遇到困难时,我会用老师的话来鼓励自己,告诉自己这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挑战。"
在班级管理方面,王敬舒担任半班长的职位,这让她学会了如何在高压下保持冷静,如何与同学们有效沟通。"有时候作业布置下去,会有同学不理解。这时候,我就要静下心来,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问题所在。"正是这些经历,锻炼了她的心理素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
在育明高中,王敬舒的故事不仅仅是分数的故事。她的全面发展,展现了新时代高中生的风采。
慕德兰老师对王敬舒的评价,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优等生"定义。在她看来,王敬舒最可贵的品质是全面发展。"她的学习能力强,习惯好,但更重要的是,她有良好的品行和综合素质。"慕老师特别提到一件小事:班级有一个需要帮助的同学,王敬舒主动承担起课后辅导的任务,毫无怨言,耐心细致。
在繁忙的课业之余,王敬舒有着丰富的课余生活。她特别喜欢听周杰伦的歌曲,这已经成为她放松的重要方式。"在压力大的时候,我会听听周杰伦的歌,有时甚至会跟着哼唱。"她说,"这不仅能缓解紧张,还能激发我的灵感。"此外,王敬舒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硬笔书法方面,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这种艺术修养让她的气质更加优雅从容。
"我希望未来的生活中,能继续我的这些爱好。"王敬舒说,"它们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也让我在紧张的学习中找到了平衡点。"
四、理想追求与未来展望
对于未来,王敬舒有着明确的规划。她选择了清华大学建筑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与她从小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密不可分。
"记得在小学时,我就对各种建筑很感兴趣,总是喜欢观察周围的各种建筑物。"她说,"上初中后,我开始系统地收集各种建筑资料,了解不同建筑的设计理念。"在高中阶段,她甚至自己设计了一些建筑模型,这让她对建筑专业的认识更加深入。
清华大学建筑系以其严苛的录取标准著称,王敬舒深知自己还需要在专业素养上继续努力。"我还在系统地学习建筑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在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她说,"希望能在清华这座学术殿堂中,继续实现我的建筑梦想。"
王敬舒的学习经历启迪我们,分数只是评价学生的一个维度。一个优秀的学生,应该是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在育明高中的培养下,王敬舒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更在综合素质上展现出新时代高中生的风采。
高中三年,王敬舒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的背后是脚踏实地的努力,是持之以恒的坚持,更是全面发展的人生追求。这不仅是一个高分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成长蜕变的励志历程。祝愿这位优秀的女孩,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建筑事业上取得更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