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的兴趣培养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杀手”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4-13】
特长班,就是专门学一个特长的班级,比如音乐、美术、体育等文化课以外的技能。
学特长,本是好事,让孩子除了掌握文化知识以外,学一技之长,将来不以此为业,但做为一个爱好一项技能,可以平添生活乐趣。在工作学习闲暇之余弹一首小曲儿,拍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画一幅让自己心动的画,为自己跳一段舞……这都是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
可随着入学有特长可以优先、升学考试有特长可以加分等一些政策出台后,特长班变味了。更多的特长奔着考级取一纸证书最后服务于孩子升学的分数。
榕宝儿学美术,最后也是美术专业进入了大学校门。她会拿笔的时候就在纸上涂鸦,画虾画鱼画各种她想画的。她画完后如果不给我讲,我根本看不出来她画的是什么,但我看出来她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画作”里。由此,我隐约感觉她对绘画有兴趣。
四岁时,把她送到少年宫学画画。当时根本没想到让她以后怎样怎样,就是想验证一下我的观察是不是正确,看她对绘画是否真有兴趣,她能持续多久?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她自己有兴趣使然,画了一幅卡哇依的小鸡图,做为优秀作品交流到日本一个学校。这也算她那个年龄段的一点小成绩吧。
上小学时,依旧保持着她的这个爱好,她自己也一直坚持着,从不用监督不用催促,相反有时她磨叽,我说再磨叽不让你画画了哦,她赶紧就加快速度做手头的事。由此可以看出,她对绘画是真爱。
小学三年级,我也不能幸免的如大多数家长一样要给她报特长班。先后让她尝试过钢琴、舞蹈,但最终发现她对这两个根本不感兴趣。而唯有绘画,让她一直保持着上特长班的热情,基本都是连蹦带跳的去上课,连笑带乐的下课回家。
而在特长班画画时,每每跟老师了解她的学习情况,得到的反馈都是:你女儿下课我都得强行让她出去玩,不然就坐那画。
说这么多,重点知道了吗?兴趣!兴趣!兴趣!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榕宝儿有今天,一切都是水道渠成,因为她有兴趣,从小到大一直有的兴趣。
我看过有弹钢琴的孩子,背后站着拿教鞭的父母。孩子手在弹琴,心里和眼里却对窗外玩耍的同伴充满着向往。
我也看过练舞蹈的孩子,忍着压腿的痛用怯怯的眼神看着严母没有表情的脸。
我更看过坐在画室的孩子,屁股底下象有扎刺了一样一会儿一起来,要上厕所要喝水要换水等等……
没有兴趣,空谈什么?
当然,有在父母的压力下成功的孩子。但我不相信棍棒下出来的孩子心里没有阴影。
有些孩子天生有艺术兴趣和特长。比如,莫扎特,他从小就有音乐天赋和兴趣,但他并不是生下来就会弹钢琴,他的特长后天被父母发现并得到了很好的引导和培养,天赋加培养和兴趣让莫扎特成了钢琴大师,5岁时写下的曲子至今还在流传。他这样的孩子叫天才,很少有。
我们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普通的孩子。在想培养孩子特长的时候 ,先观察孩子的兴趣,从兴趣着手,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后天努力挖掘天赋。保护好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开启孩子的天赋,只有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才会使特长水道渠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需要父母去注意发现。
所以不要赶鸭子上架式的让孩子去学各种特长班兴趣班,不当的培养方法不但导致孩子学不到任何特长,还会扼杀孩子的探索心好奇心,是孩子成长中的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