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南宁家教
当前城市:南宁 [切换其它城市] 
nn.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南宁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南宁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南宁家教网 > 大学生资讯 > 中国教授与美国教授有哪些不同

中国教授与美国教授有哪些不同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15-11-12

  过去一年,中国媒体上沸沸扬扬地在讨论几所知名大学的教授相继爆出的诸多丑闻,中国教授的整体形象一下子从高级知识分子的神坛跌落。

  我自己是在中国大学接受本科四年教育,在美国大学继续研究生和博士的教育。在我看来,人多持有善意,却也会有一念之差的恶行,并不能因为某些教授的行为而对整个大学教育者群体进行否认。以我个人经历,仅就中美的文科教育来看,中西方的高等教育都保留了“去伪存真”的一面,而中国更注重师道传承,美国则更加容纳学生的个体独立自由和学术精神的发展。

  前几天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复旦大学俞吾金老师去世的消息,心里咯噔了一下。手边是正在读的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我听过俞老师的哲学导论,而后考试选择的题目也正好是讨论黑格尔的历史向度。距今八年,稚子都已成人。在我印象中,俞吾金老师,年纪并不算大, 他说话的语调偏低,走路步子迈得极轻。他讲课方式实很普通,很少激动,很多地方一笔带过。他讲述逻辑学的时候,很让人想到艾莉丝门罗的小说,上面密密缝缝地铺好了暗扣,底下却一针见血。他对教学真是一丝不苟,讲课中表情时而沉郁,竟是印证杜甫“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了。

  又想起前几天朋友问起我关于复旦大学朱维铮教授的事。朱维铮老师也是前些年过世的,我与他唯一一次接触,是听他的讲座。记得当时有学生提问,如何看待精神自由这件事。他说,年轻人首先要人身自由,然后是精神自由。历历在目,如篆在刻。他们那辈的知识分子,很多是死过一次的人,什么都不怕,也什么都敢说。我在中国大学本科所接受的纯文史哲教育前前后后大概有两年的时间,因我自己的私心兴趣,对西方的涉猎较少,仍以国学为精要。多年后再看我的这些课堂笔记,是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一切都是平常事,如今相继听到教授去世,倏尔一字难落,一页难启。好像身上灌了一汪浑浊的积水,哗啦啦,倾泻下来,却没了炼药的方子。

  对比起中国来说,在美国大学里各种范儿的教授,多元化就更加强烈了,鲜衣怒马者有,温良谦恭者有,还有桀骜不驯的,绝对可以整出一部美版的《世说新语》。我在美国博士期间的导师看上去更像一个时尚达人。跟一般穿着不考究的教授相比,他每天穿着不同的衬衫,做报告时候还会戴着爱马仕的海豚领带。西装熨烫得一丝不苟,口袋上绣着自己的花式签名。他开着一辆70年代从意大利出产的老爷车,车的空调坏了,还得自己找资料依葫芦画瓢去修。他平易近人得不像是一位名教授,在日常的交流中还偶尔吐一两句脏话,学生们也不感觉低俗,反而觉得配上他口若悬河的法语德语朗诵,真是太有性格了。他经常主动给学生们推荐书单,还义务担当德语老师。而另外一个导师简直就是“现代洛克”,哲学大师范儿,是我们几个博士生的精神指引人。讨论到康德时,他说只要心里有了正念,跟谁过日子在哪过都是没啥区别的,讨论到哈贝马斯,他又说了,人活着有耐心有韧性比活得任性重要多了。真是引经据典,又踩着地气,字字珠玑,不觉拜倒。而且教授们都很热爱体育运动,那位把西装穿得井井有条的教授打趣说,每天去gym才能把自己塞进十年前的西装里。有位快入八十耄耋之年的教授,还每天绕着学校操场跑一早上,跟学生们一起做瑜伽。

  我们还有位女教授,人到中年仍保持着少女般的身材,骨骼清奇,目光炯炯,有着一股风风火火的劲头。跟很多坐在书斋里搞研究的学者不一样,她经常带领学生跑到第一线做调研,去过亚马逊丛林中的原始部落,在大海啸之后到过菲律宾。曾听到另一位女博士对她的赞赏之语:“她是那种绝对不会因为自己的智商之高而先入为主对他人进行判断的人,即便她非常聪明。” 在美国大学里,因为这些氛围的感染,让人不会有不合时宜的优越感。学生也更能主动积极地去追求自己热爱的学术或做其他的尝试。

  而在师生恋这个话题上,相比较中国高校,美国对于教授和学生之间的恋情近乎“零容忍”。哈佛大学在1984年就曾经颁布规则禁止教授与其指导的学生有约会或者是恋爱关系,包括助教、博士后、和辅导生。2003年加州大学各个分校也联合通过了明确禁止师生恋的守则,即禁止教授和对教授所工作的领域有兴趣的学生发生恋爱关系。禁止大学师生恋的根本原因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权力不平等,掌握权力支配权的一方,也就是教授老师们会在一些情况下不自主地滥用自己的权力,对学生进行胁迫,而作为弱势的一方,学生可能也会不得不屈从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中。制定这些规章,也是从制度上限制了在大学中滥用权力的可能性。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大学更多用道德去约束和规范教授们的行为。一旦有人道德失守,遭到的更多是口诛笔伐的声讨。而美国的大学作为社会组织中一个最重要的机构之一,更多是用规则和法律去制约人,将保护弱势群体的准则用法规的方式明文确定下来,一切人都在法律的框架下合理生存工作。一旦违背规则,教授将被要求离职。

  中国的高等教育,其根本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立身立言立德,以及德志和善言的传承。

  老师们的言传身教,留下了光的影子。要看见光,走到光下,得需要一些运气。在这样的大学里,似乎魏晋遗风,唐宋余绪还在。阳光之下总有阴影,但我所接触到的大多数教授们,都是做学问切实而宽博,为人处事勤勉自持。他们的教导对我这个学生来说,是道统的传承和超越。而在美国的大学教育更多是释放独立精神和心灵的自由,师生之间更多是一种同事朋友关系。有人说东西方文化是“苍松翠柏,高处相逢”,此言得之。中西方师道有差异之处,但更多的还是精神气质的想通,教书育人,本就是承担整个社会的文化责任。

-更多-

最新教员

  1. 陶教员 广西财经学院 电子商务
  2. 凌教员 广西教育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
  3. 吴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书法
  4. 王教员 广西大学 生物学
  5. 李教员 广西大学 控制工程
  6. 李教员 广西民族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7. 丘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数学
  8. 梁教员 广西大学 自动化
  9. 陈教员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英语